民航局紧急通知:未获3C认证充电宝禁止带上飞机,背后是什么?发表时间:2025-06-27 15:49 民航局紧急通知:未获3C认证充电宝禁止带上飞机,背后是什么? 昨天(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此前报道:针对充电宝,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的充电宝不被允许带上飞机,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显示,成筐的旅客充电宝在机场被拦下。 民航局表示,今年以来,因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上述情况表明部分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 △ 罗马仕、安克此前发布的召回公告 那么,什么是移动电源3C认证?由谁来认证?有哪些核心标准?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上发布的解释,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认证”,是我国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应当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在2023年发布的第10号公告中,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自2023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CCC认证。经过一年的过渡期后,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相关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从2024年8月1日起才开始强制要求进入市场的移动电源必须经过3C认证,这意味着,购买于该日期之前的移动电源可能会存在没有3C认证的情况。 目前,移动电源的3C认证主要依据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和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这两项强制性标准。对于移动电源来说,3C认证主要涵盖电气安全、电池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要求。 不过,由于这两项标准都颁布于2022年且多停留在日常场景,对于充电宝在极端温度、长时间过度充电等复杂情况下的测试要求考虑不足。今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开征集1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计划拟新增或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拟提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直接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等。 在监管方面,从事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CCC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实验室由国家认监委指定,指定认证机构、实验室名录及联系方式可在国家认监委网站“强制性产品认证专栏”查询。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产品时,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产品认证状态。 从今年5月起,监管部门对移动电源等产品的3C认证获取方式也变得更加严格。认证流程由“先发证后审厂”改为“先审厂后发证”,认证方式由“企业送样”改为“生产现场抽样”。工厂的飞行检查也改为一年两次,量产产品要与认证样品严格一致,否则将导致认证失败或撤销。 博众测控代理的【青岛海思】和【日本菊水】的安规测试仪,已经覆盖移动电源3C认证相关测试要求,具备完整的电气安全、过充、短路、防反接、耐压、绝缘等测试能力,是锂电与移动电源厂商应对新规和认证改革的可靠测试解决方案。 |